文旅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

临海市大田街道:“守夜人” 点亮夜经济


(资料图片)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台州市临海市大田街道夜生活刚刚启幕。2500米长的奋进街,小推车上五颜六色的招牌陆续亮了起来,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眼前便是大田夜市所在地。

今年大田夜市规模扩张声名远扬,成为无数“旅行特种兵”的打卡地,但道路拥堵、环境卫生等问题也随之显现,给基层治理提出了要求。夜经济一头连着商户的生计,一头连着市民的生活,大田街道不断思索,如何通过党建引领,让夜市既有烟火气又“不呛人”?

一场协商共治活动,开启探索“网红夜市”长红新解法。7月初,“助解急难愁盼 增进民生福祉”专题协商议事活动在大田街道举行,街道党员干部、民生议事堂委员履职小组成员、人大代表、相关职能部门及村居干部、沿街住户、商贩等齐聚一堂,围绕如何让夜市场更规范、夜经济更活跃、新业态更多元,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

街道党员干部黄金杰亮出了一份调查报告,列出了奋进街173家店铺以及经营的业态占比,沿街开摆的夜市摊位已多达80家。通过对四周商铺、住户的调查发现,希望整治夜市的声音占六成以上。“大田集市起源于宋朝,如今自发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大田夜市,带动了街道夜经济的活力,也给周边群众提供了休闲场所,发展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不能一味去堵。”黄金杰抛出了自己的观点。

“不妨发挥党员合力强化管理,促进夜经济有序发展。”大田街道党工委委员吴恺也思考着,构建“党建引领、多方联动、市场自治”的夜经济治理新机制,让“烟火气”与“和谐美”共生。街道以党员干部为主体,联合行政执法中队、市场监管所、派出所等部门,组建“红色守夜人”党建联建服务队伍,通过科学布局、堵疏结合、规范设置、分类管理,在“放”和“管”之间,找到“治慧”之道。

一支“守夜”队伍将服务前移,密织精细化管理网络。每当夜市的生物钟敲响,由党员、村干部、网格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便上岗了,他们穿着志愿服巡逻,原本错落的摊位变得格外有序,不文明占位行为被及时制止,卫生死角被“地毯式”清除,遇上沿街的店铺与夜市摊主闹了口角,调解员便出马化解矛盾。夜市有了“守夜人”,7月,大田夜市针对流动摊贩的投诉件环比下降88.9%,派出所接警量环比下降20%。

一个“无声”招牌让爱流转,拓宽特殊群体就业梦。在这份市井浪漫中,几个“无声”摊位格外抢眼,7名听障人士怀抱一份“安静”,努力为生活画上大大的笑脸。听障人士顾艳艳经营着“无声”章鱼小丸子摊位,帮她撑起了一家四口的生活;王威夫妇经营着“无声”铁板鱿鱼摊位,可观的收入让他们盖起新房。大田街道从事残联工作的党员干部也积极帮助“无声”摊主们申请相应的创业补贴,将为他们统一定制招牌。

一群年轻人积极探索新经营理念,塑造夜市“新卖点”。目前,美食是大田夜市最主要的经营业态,但部分选品类似的摊主在竞争中“黯然离场”,街道青年党员们也在琢磨着,寻找差异化定位,让夜市破壁出圈,成为大田街道高质量发展的“新密钥”。“大田是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非遗资源丰富,民俗文化多彩,我们可以挖掘周边特色文旅资源,在美食基础上叠加非遗文化、艺术表演等,以新业态吸引新流量,实现从味觉到视听的升级,打造沉浸式、互动式、艺术式的夜经济新模式。”街道青年党员毛叶霞表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