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来东俊及其团队创造出的中医养生小精灵获湖南省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受访者供图
创新创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高校师生则是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各高校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创新创业比赛。如今,他们在创业就业遇到了哪些瓶颈?有些什么样的成绩?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
(相关资料图)
现状
各大高校多措并举支持师生创新创业
“学校从2009年开始参与创新创业大赛,并于2019年取得创新创业竞赛峰值成绩。”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招就处处长何巍湘告诉记者,近年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在“互联网+”“挑战杯”“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产生项目超过3.1万个,在校生参与比例达92%,学校各类教学实训室、实验室、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客空间、协同创新平台、校企合作单位等都作为项目培育实践基地,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场地、设备及其他支持,在项目指导老师、项目团队学生成员奖励方面学校给予最大程度支持。“我们不是为了比赛而比赛,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学生有了创业思维,就业方面的能力也会有所提升。”何巍湘表示。
而在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其创业就业指导中心培育、孵化了翠翠鱼粉、租机侠、守艺人非遗文化等创业品牌,促进了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落地生根,带动了500多人就业,培养了735名企业创新创业能手。该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崔德明介绍,学校一直在探索和完善“三阶三层”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更好地服务创新创业教育,给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圆梦平台。
中南大学创新创业中心主任韩雷介绍,2002年,学校开始实施创业教育,并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了百门双创课程、百个创客空间、千名双创导师队伍,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个性化人才培养改革模式,专创、思创、科创融合。学校基本实现了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100%全覆盖,2012年以来学科竞赛获国家、国际奖8085项,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4金22银,在校学生创办公司303家。“下一步,学校将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完善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积极对接创新创业平台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
瓶颈
启动资金、破冰技术是创业路上的“拦路虎”
创业就业并非一帆风顺,好点子、资金、技术、人才、渠道都是横亘在高校师生面前的一座座大山。
据悉,截至7月26日,2023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1.01%,根据第三方调研显示,学生选择创业的比例却不到10%。学校虽然在不断深化创业理念,植入创业意识,但是避免不了在社会现实面前的挑战与困难。何巍湘认为,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初衷方面,学校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大部分学生毕业之后直接选择对口工作的概率会更大,而毕业之后直接创业的概率很低。其次,初步创业需要“高精尖”的技术支撑,而大部分学生是选择就业,在行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再就业率才会有所上升。“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足够的创业启动资金,没有行业的破冰技术,很难在相关领域创业取得成功。”
韩雷告诉记者,通过调研,他们发现学生与产业行业企业联系还需要加强,同时,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障政策,打通校内创业服务体系和校外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要建设信息互动平台,发挥好导师作用。韩雷认为,初创企业需要孵化基地和获得投资、融资的途径,因此需要增加创新创业活动经费,加强创新创业资金、基金支持力度,为可行的创业计划提供资金支持,引导创新创业平台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参与大学生创业项目早期投资。
为此,韩雷建议,统筹支持搭建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需求对接平台。支持高校整合校内外资源,升级众创空间、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功能,提供物理空间、资源设备、指导培训,支持条件成熟的学生自主创业。同时,建设高效管理服务、共享信息的网络平台,聚焦师生创新创业等实质要求,形成合力,将资源充分应用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帮扶、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形成对高层次人才、大学生、教师创新创业够分量的激励、奖励、帮扶政策和机制,留住人才、留住项目。
行动
搭建平台,打造就业创业“湖南模式”
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免费入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2023年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首次设立“科技+大学生创新创业专业赛”……记者了解到,为了激发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高校科技创新成果,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平台,湖南一直都在行动。
近日,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大平台建设启动,计划通过3—5年,在全省动态建设10个左右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大平台。2023年首批遴选5所高校启动大平台建设。
据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大平台将围绕我省产业发展需求,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建成一批高校就业创业大平台,构建“就业创业资源共享、项目成长互通、创新创业成果互惠”的全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新格局,推动企业、高校、政府和相关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多措并举打造高质量就业工作体系,全面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研成果在湘就地转化应用效能,打造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湖南模式、湖南品牌、湖南范本。
湖南将统筹校内外创新创业就业指导教育资源,建立多学科交叉、全要素融合的创新创业就业指导教育培养新机制,完善高校专业课程和实践实训体系,推动创新创业就业指导教育资源互促互补、理论教学与实践参与互促互补、创新创业就业指导教育与专业教育互促互补,实现创新创业就业指导教育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推动高校创新创业就业教育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提升社会责任感,增强职业素养和就业创业能力。
同时,打造全要素、开放式、便利化、共享型的协同就业创业平台,构建企业主动出题、高校深入解题的联动共建机制,全面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激发创新创业就业各参与主体的内生动力,并整合政府、企业、高校和专业机构的就业创业资源,建设一批专家导师库、教学资源库、企业资源库等信息库,优化资源对接方式方法,精准开展对接性服务,推动就业创业资源无障碍对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形成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规模效应。
此外,针对大学生在关键技术、关键产业、关键应用领域的创新创业,搭建大学生创业落地、成果转化平台,提供“一站式”帮扶,落实税费减免、普惠金融和兜底保障政策,做好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知识产权确权、保护等工作。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通过大平台建立就业帮扶机制,做实专门台账,实施动态管理,制定“一人一策”帮扶计划。